首页 资讯 正文

四川南充仪陇:让山塘“蓄得住水、灌得到田、上得了山”

体育正文 77 0

四川南充仪陇:让山塘“蓄得住水、灌得到田、上得了山”

四川南充仪陇:让山塘“蓄得住水、灌得到田、上得了山”

山塘,是南方丘陵山区常见的(de)一种小型人工蓄水设施,有灌溉供水、防洪调蓄及生态维护等功能。但对于二十世纪中期修建的山塘来说(láishuō),多少存在“病险缠身”的情况(qíngkuàng)。 在(zài)大巴山脉的革命老区(lǎoōu)四川南充市仪陇县,福临乡宝瓶村的山塘,就因“对症下药”改造升级,让乡亲们对这个干旱天有了(le)盼头。两个山坪塘,和(hé)新修产业路,让山塘“蓄得住水、灌得到田、上得了山”,也让乡亲们相信,宝瓶村会从“愁村”变“富村”。 仪陇县福临(fúlín)乡宝瓶村山坪塘,正在加紧改造。(受访者供图) “病险塘(táng)”改造“蓄水池” “快(kuài)夏至了,天越来越热,对地里的玉米,田里的水稻,都是考验。”6月19日,一场夏季暴雨后,福临乡宝瓶村的七旬老人鲜魁(xiānkuí)刚正和村口(cūnkǒu)的老哥们儿聊农时。 在福临乡宝瓶村二组,一座群众期盼(qīpàn)已久的山坪塘,正在加紧改造(gǎizào)。工人们顶着烈日,按照工程标准化建设(jiànshè)要求,对坝体进行混凝土浇筑,施工现场忙碌而有序。 “村里有两座山塘,都是我们小时候看着大人挖出来的,快六十年了,以前我们小时候还在里头游泳(yóuyǒng)咧!”老人介绍,几十年过去(guòqù),水塘塘埂(gěng)破损,难以蓄水,成为“漏水塘”“干涸塘”“病险塘”。 但对(duì)村里的乡亲们来说(láishuō),让山塘再次使用起来,是守护庄稼收成的一个重要事情。 “通过我们的(de)前期走访调研,发现村民们对于修建、改造山坪塘,解决灌溉难的问题的呼声比较高。于是(yúshì)向(xiàng)上级争取启动了山坪塘改造项目。” 福临乡宝瓶村第一书记李平介绍,面对群众反映(qúnzhòngfǎnyìng)强烈的农业基础设施短板问题,改变“有塘无水,望旱兴叹”的尴尬境地(jìngdì),南充市(nánchōngshì)融媒体中心派驻宝瓶村驻村工作队积极开展走访调研,精准聚焦山坪塘(píngtáng)改造、产业(chǎnyè)路建设等“堵点痛点”,联合乡党委共同研讨解决方案,切实用心解决群众灌溉用水难的问题。 宝瓶(bǎopíng)村的村道路建设。(受访者供图) “小水源(shuǐyuán)”托起“米粮仓” “村里现在(zài)有两个山坪塘在修建,是乡镇党委、政府和驻村工作队一起争取的(de)资金,预计在7月底8月初全部能够完工。”福临乡党委副书记、乡长唐晨介绍,山塘改造主要包括(bāokuò)清淤除险、护砌加固等。修缮后的山坪塘,新增水域和蓄水能力将比原来增加几倍(jǐbèi)。山坪塘修建好,能惠及六七百人,满足大家灌溉用水,增强(zēngqiáng)种粮的信心。 “这些山塘,承担着供水、防洪、灌溉、生态(shēngtài)等功能,是重要(zhòngyào)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。”唐晨介绍,山塘蓄水后除了发挥灌溉等功能,保障山塘“雨天有水留得住,旱天缺水放得出”外,还可以考虑(kǎolǜ)租出去发展养殖、休闲垂钓等,带动(dàidòng)集体经济增收。 唐晨介绍,同步推进的还有宝瓶村的村道路(dàolù)和产业路建设。在帮扶单位、驻村工作队、仪陇县相关部门等多方协调下(xià),总长1.6公里、宽4.5米的新建硬化(yìnghuà)道路和总长1.35公里、宽2.5米的新建产业路,如同“毛细血管”,彻底打通了(le)农产品(nóngchǎnpǐn)出村进城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 在福临乡“为民办实事”行动中,实施了多个山坪塘(píngtáng)、产业便道等基础设施为抓手的(de)民生工程。2021年以来(yǐlái),福临乡已完成山坪塘整治14口,新建蓄水池43口,新建村组道路13.1公里。
四川南充仪陇:让山塘“蓄得住水、灌得到田、上得了山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